“网络作家进校园”活动顺利进行!

Body
10月12日,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活动暨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文学作家、评论家、平台负责人、行业代表等汇聚一堂,研讨网文的现状与未来。
10月13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广东作家协会、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承办的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发布活动暨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之“网络作家进校园”活动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A631会议室举行。


会议伊始,中文系(珠海)助理教授吉云飞作为主持人与专家学者介绍了与会嘉宾。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朱钢、省作协二级巡视员、社联部主任谢石南,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系主任、教授朱崇科,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研究处研究员肖惊鸿,省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林世斌出席了本次活动。知名网络作家酒徒、远瞳、晨飒、沐清雨、唯易永恒、寒门、清清清某人、犬三先生,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学者江秀廷、王婉波和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学子约50人参加活动。

朱钢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两方面内容,一是网络作家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二是研究学者们分享研究成果和经历。他指出,在场的同学们都是伴随着中国网络文学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网络文学作家所见到的较高层次的读者,希望同学们能够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思考。

朱崇科感谢远道而来的各位的作家、学者愿意把自己创作、研究的心得倾囊相授。他表示,新潮前沿保持民间宽厚的活力,又会成为新经典,而今天的网络文学就有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特色、新的经典,网络文学研究者应该以经典化研究的基础上关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新潮流。

紧接着,各位作家代表分享各自的创作经历和经验。
第一位分享的作家酒徒认为互联网的发展给自己提供了发表作品的渠道,读者的支持也让自己在网络文学创作的路途上越走越远。酒徒在写作中,向社会生活汲取写作素材,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表达自己对历史、现实、未来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位分享的作家远瞳认为,网络文学易于传播、阅读成本低的特点是它受到大众的喜爱的重要原因。网络作家要勇敢地承认自己就是在写人民爱看的文学,因为拥抱人民就是初衷,拥抱人民审美倾向就是在走向主流、走向大众。

朱钢对远瞳的观点进行了补充。网络文学要把价值作为底层叙事,底层更多的是故事。文学不是让大家上课,而是引导大家进入一个情境。网络文学应该像是爷爷奶奶在树下讲的故事,故事听完了,里面的道理和价值观也就知道了,小说的最高境界便是润物细无声。
第三位网络作家晨飒分享了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他的作品结合了国家发展的时代画卷,展现了我国的伟大发展成就。他认为作家要有自己的理想主义与家国情怀,除此之外,也应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旺盛的求知欲。

第四位分享的作家沐清雨从创作心态与影视改编两方向大家介绍。她认为,从新人成长为网络作家有一个过程,大家应该保持平常心,学会调节心态。小说是作家自己的理解,影视改编则是许多人面对广大市场的表达,作家应以用心写好作品为重。

肖惊鸿为大家介绍了网络文学垂直细分下的同人创作。同人创作为原作内容本身注入了巨量源泉。通过同人创作,原著中的某一角色或情节得到了补充和丰富,提升了原著的影响力,延长了原著生命周期。今天的同人创作以歌曲、视频剪辑、文字、绘画等不同形式快速增长,正在走向三维独立于网络文学。

江秀廷与大家讨论了“网络原生评论”这一话题。他认为,在今天,读者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是产销者,会创作同人而不仅仅是消费,还是传授者,将网络文学中的“梗”进行化用和传播。网络原生评论对作家创作有一定的推动力,对于文学史料研究、正版小说保护也有着重要作用。

王婉波则带领大家关注到了网络文学中的“女频文”。近几年的女频文出现了类型融合、背景融合的特征,逐渐“去标签化”,有女性对自我的探索,还与科幻、悬疑相结合。这些元素的加入引起了读者更多的思考,读者的变化也为作家带来更多的挑战。

各位作家与专家分享完毕后,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或向在场的网络作家、学者表达内心的热爱,或就作家书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或向作家、学者提问相关写作、研究方法,老师们都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朱钢作了总结讲话。他认为,新一代的网络作家们的网络生活更丰富,创作的内容也必然会与网络有着更多的联系。他对网络文学研究者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多进入作品的文本现场,改变阅读视角;二是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互为关照,在传统文学视野下发现网络文学,以网络文学视角看二者的变化、叙事、价值观。他希望中文系的同学们未来也可以更多地参与网络文学研究,推动其发展。